一般而言,在多頭市場時,可以觀察到成交量具有與價格同向增加的趨勢,而在空頭市場時,亦可觀察到成交量經常隨著價格呈現同步減少的現象。也就是說,多頭市場與空頭市場,二者都會發生價量相互配合的同向情況。

在另一方面,當一個空頭到達底部,發生趨勢反轉前,通常都會先發生成交量放大,亦即量會先價而行,造成短期間內的價量背離。但隨著量大而來的便是價格突破底部區,展開多頭格局。

相反的,當一個多頭持續許久時,經常會發生多頭在價格高點持續延伸,但成交量反而開始縮減的現象,這是因為開始有少數投資人對價格是否過高發生疑慮,這種觀望的氣氛使得價格雖然能夠創新高,但成交量不但沒有跟著增加,且反而減少。成交量的減少開始使得高價位無法獲得持續的支持力道,因此繼之而來的便是趨勢的反轉,價格的下跌。也就是說,當趨勢即將反轉前,通常可以觀察到價跌但量增或價漲但量減的價量背離現象,而這個發生的時間通常很短。想像市場的一個循環。

在空頭底部時,成交量先發生增加(價量背離),打破市場觀望的氣氛,繼之而來的是更大的成交量伴隨著價格的上漲(價量配合)。經過一段多頭 之後,市場在某一個持續的利多發生時價格雖持續上漲,但成交量並沒有跟上來(價量背離),顯示許多投資人認為可能發生利多出盡,因此接著而來的是悲觀氣氛漸漸出現,且成交量隨著價格下跌而縮小(價量配合),而 進入空頭市場。

經過一段整理修正期間,空頭又重回底部,於是完成了一次的市場循環。在這個循環裏,如果觀察價格與成交量,可發現二者的走勢關係會如上圖的 A點開始,發生空頭結束前的量增價跌的價量背離走勢,之後便進入量增價漲的價量配合關係,接著便走到多頭頂部而發生量縮價漲的價量背離,最後進入量縮價跌的價量配合關係。這樣的關係繪製成量價關係圖時,其循環會呈現一個逆時鐘的曲線,因此這逆時鐘曲線便是循環週期的量價關係圖。而由這個圖來觀察目前的價格位置所在,將可以清楚的判別出目前所處的景氣循環位置,這對投資決策的形成具極大的幫助。

1. 只看成交量的變化,加上自己的研創的手法來做預估。

2. 即使是成交量也要融會貫通、靈活運用,甚至推陳出新。

3. 大量不漲要從週線/月線上看,日線那裡看得出來。

4. 壓力,只有量的壓力。

5. 到底是攻擊量還是出貨量?這才是你應要花心思研究的地方。

6. 如果大量漲不動(尤其月、週線),那你要賣股票。

7. 從成交量的觀察來做股票,讓我總是信心滿滿,意志堅定。多多訓練自己觀察成交量的變化,就不會成為人云亦云的投資人。

8. 除成交量外,唯一會吸引我目光的,大概只有其中的乖離率。

9. 凡與量有牴觸的,一切都是陷阱。

10.一定要記住:大量就是壓力。至於放大量是否攻得上去,那是另外一碼事。

11.可靠的技術分析,就只有成交量和價格的變動而已。

12.成交量滿難的:一是有幾個人真正在講成交量?二是講的人到底是對或錯?

13.乖離率也不能和成交量牴觸

(A)量增------價漲

1.價漲量增是良好的價量配合關係,通常是代表多頭的訊號出現。

2.在多頭行情之中,成交量亦隨之適當增加時,可以視為「換手量」,有利於多頭市場的持續。

3.不論是型態或是趨勢線,有效的向上突破,必須要成交量增加的配合才是。

4.在空頭走勢中出現價漲量增的K線時,極有可能是止跌訊號,但仍須確認。

5.在多頭行情的末升段中,價漲量增有時會是高點已至的訊號。尤其是成交量異常放大而且後繼無力之時。

(B)量增------價跌

1.是價量背離的訊號,後市以偏空為主,但仍待確認。

2.在跌勢末期時,量增代表低檔買盤進入轉趨積極,距離指數低檔應不遠。

3.在漲勢初期或低檔盤整階段,可能是多頭力道正在醞釀,若配合期指未平倉量的增加,未來行情上漲機會甚大。

4.在漲勢末期則為多頭獲利了結心態濃厚,未來反轉下跌可能性大增。

5.若盤勢處於跌勢初期則未來盤勢會持續下跌。

(C)量增------價平

1.多為持續原來行情的走勢,但仍須確認。

2.處於末跌段或初升段時,應是多頭力道仍在持續醞釀,未來上漲機會很大。

3.多頭走勢或空頭走勢的整理期間,則為多頭或空頭力道重新醞釀的時機,在未來盤勢朝原來趨勢發生突破時,原來的趨勢將持續發展。

4.若指數處於末升段,極有可能是多頭力道逐漸衰退的跡象。

(D)量縮-------價漲

1.屬價量背離現象,未來走勢一般以偏空因應。

2.處於初升段或盤整階段時,應採取觀望態度。

3.若為漲停鎖死,則後勢仍以續漲視之。

4.處於末升段時,則可能因為多頭追漲意願不高,指數反轉而下機率大增。

(E)量縮-------價跌

1.若處於初跌段或主跌段時,代表多方接手意願不高,仍視為賣出訊號。

2.若為末跌段時,則為空頭力量衰竭,應注意買進時機。

3.若在上漲趨勢中,通常代表持股者惜售,未來應可續漲。

(F)量縮-------價平

1.亦屬於背離現象,但不確定性較強。

2.若處於末升段則代表離高點不遠,應注意賣出時機。

3.若處於盤整階段,則對於盤勢較無影響力。

(G)量平------價漲

1.若處於多頭走勢中則有可能是處於換手過程中。若後續成交量無法擴大,則應密切留意賣出訊號。

2.在空頭趨勢中極可能是短暫技術的反彈,後市仍然偏空。

3.若處於整理階段,則較無特殊意義。

(H)量平------價跌

1.若處於多頭走勢中則有可能是處於換手過程中。若後續成交量無法擴大,則應密切留意賣出訊號。

2.在空頭趨勢中則是空頭力道仍在持續,後市仍然偏空。

3.若處於整理階段,則較無特殊意義。

(I) 量平-------價平 價平量平顯示觀望氣氛濃厚,指數未來仍以原來趨勢發展居多。

ps:莊家=主力 發現莊家也好,觀察莊家也好,盤口盯莊也好,跟進撤出也好,憑的是什麼?莊家不會在腦門上貼上「我是強莊」「我是毒莊」「我是面莊」。除非你有確切的內幕。 憑什麼去分辨莊家呢?各種技術分析理論已被莊家當武器在利用了,你再拿來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?

只有成交量和價格這兩大基本要素可信了。

秘訣

(1)莊股拉升的後期,經過一段盤整,成交量突然放大,請立即退出,暫時觀望,以確保戰果,落袋為安。

(2)在莊股拉升初期追漲買入後,遇大量拋盤現象,這種拋盤可能是心理性,暫時性的。應仔細將賣出量與過去的成交量比較一下,此時它的賣出量可能並不算大。再好的股票也會有幾天,甚至一周出現極大的賣壓。不要被正常的回檔嚇倒。

(3)如果某莊股脫離底部不久,即出現猛烈漲勢,幅度超過以往任何時期,那一定要提高警覺,它很可能已到頭部。尤其是成交量見天量的,這也是股票脫手的最佳時期。

(4)股價出現新高,成交量卻萎縮,表示追漲者不認同此價位,龐大的賣壓很可能立即湧出。兩三天內成交量若不增反減,請馬上獲利了結。若成交量逐漸加大,顯示追漲者逐漸接受這個價位,行情可能還有新天地。

(5)連續數日,收盤收在當天成交價的低檔,亦即當天的漲幅大部被吃掉,則很有可能出現大跌,此時成交量若漸放大,請立即逃命。

(6)股價在高價盤旋,突破整理時,成交量減少,表示沖力不足,往往突破後馬上會拉回。

(7)股價在高價盤旋,跌破下限整理時,成交量放大,表示莊家出貨派發。

(8)股價在反彈中成交量並無增加,表示股價欲振乏力,應退出觀望。

(9)股價在低位盤整,成交量突然銳減一半,表示浮動籌碼整理已接近完成,可準備買進。

(10)股價在低位盤整後突破上限,配合高成交量時,為買進信號。

(11)股價在低位盤整後跌破下限,但成交量立即萎縮時,可酌量買進。

(12)在漲升階段裡,第二波上升的平均成交量較第一波為高時,表示另有一波漲升行情可期,為買進信號。

(13)在漲升階段裡,股價回調成交量立即萎縮,另一波漲升行情亦將展開,為買進信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ydin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