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8月19日台北的新交通樞紐誕生,整合了高鐵、台鐵、巴士、捷運與公車等五項交通,成立了台北地區的交通轉運站「交九站」,未來不論是搭飛機回台、或是國人由南北上,都會在此交會,交九站將成為台北交通的新地標。交九站其實不只是轉運站,還結合了購物中心、辦公大樓、住宅與飯店,這樣多元的複合功能反映了台北這個城市人口特性,一個流通快速,聚集多元背景,多目標發展的國際都市,台北車站匯集了多樣的可能性,也聚集了交九站未來龐大的潛在商機。

交九站是由日勝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「促參法」投資興建,於2005年動工,2009年8月正式啟用,是今年BOT的最新產物。這種把公共服務與地方商業價值發展結合的推動模式,正是台灣未來促參建設的推動方向。也許很多人一聽到BOT,就又開始想到媒體對BOT所建構的負面印象,其實不是所有的促參建設都有問題。大部分促參建設的規劃原意都是為民興利,使公共服務可以在民間的參與下,有效率地被營運。每件促參案背後,其實都有公共工程委員會在為促參事務把關,工程會建立諸多評估輔助機制,使主辦機關能夠評估公共建設民間參與的可行性,並積極研修促參法令,擴大民間在公共建設的參與範圍與增加公共建設的潛在商業利益。促參事務的推動,在台灣公共建設的完善上,功不可沒。

很多人都不知道,我們的生活已經跟促參案習習相關,促參案也對我國的經濟成長貢獻很多。從台北港、桃園機場過境旅館、桃園機場自由貿易港、雙和醫院、高雄巨蛋、污水下水道、海水淡化廠等等,均是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的成功案例。

其實,國外推動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政策已行之有年,藉由民間企業投資興建並營運之模式,不僅可加速公共設施提供時程,更可借重民間企業高績效、高服務的經營管理方式,提昇公共設施服務水準。促參建設可以引入民間的活力及效率,更促進了大眾公共利益,而這些一直是促參案發展的基礎,也是最重要的精神。

促參事務的發展,可說是台灣政府單位標竿學習的模範,一直以來公共工程委員會研究國外各種促參的成功經驗,考量台灣條件與特性,以民眾福祉為基礎,結合政策發展方向來為促參作規劃。更進一步的在這個基礎上,加入更多的開放元素,使促參事務更具民間參與價值。交九站的啟用,只是一個起點,民間企業應該多加瞭解促參事務的精神與推動規範,在未來諸多更具價值的公共建設開發中才能搶佔先機。相關資訊,各位會員可上公共工程電子報「促參照過來」專欄來瞭解。 (http://www.pcc.gov.tw/epaper/9809/come.htm

 

 

讀後心得: 其實政府早年在推行台灣各項重大建設時,就鼓勵不少民間企業團體參與出資興建,有的則是用投資或用政策獎勵方式,希望藉由政府及民間共同參與推動,來加速台灣的各項公共建設工程案的落成。 這也是所謂促參案的前身,這幾年來各方面經濟普遍明顯蕭條,政府有鑒於民間資金的閒置不甚活絡,便也就積極說服民間資金注入形成促參法,像前陣子通車的高鐵就是一個案例。 促參案是鼓勵民間機構加入公共投資,如近些年來有不少公營機構官股釋出轉成民營化,也是鼓勵民間資金投入公共服務的一種方式,這種方法不但能提升公共服務的品質,更能有效率提高公營機構的市場競爭力。 像交九站類似的BOT案日後可能會不斷的出現,有政府積極推動嚴格把關;及民間生產效能與閒置資金的注入,相信台灣的不少公共建設會越來越進步,而民眾也將獲得更好更優質的公共服務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ydin Lin 的頭像
    Cydin Lin

    •°. *࿐ 天心園 ♠

    Cydin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